熊去氧胆酸的作用机制
- 新闻详情:
熊去氧胆酸的作用机制
熊去氧胆酸的作用机制:最初的研究表明, UDCA 具有改变胆汁酸池组成、保护肝细胞膜、调节免疫、抗氧化、增加胆汁中碳酸氢盐等作用。最近的研究发现, 应用于胆汁淤积性肝病中, U DCA 作为细胞内信号转导因子, 有促进受损肝细胞胆汁分泌功能, 抑制肝细胞凋亡和细胞保护等作用。
促进胆汁分泌:胆汁淤积性肝病中, 其肝胆管分泌功能受损,胆汁酸及其他潜在毒性的胆汁成分在肝细胞贮留, 引起肝细胞的损伤、凋亡、甚至坏死。UDCA刺激胆汁及其他有机化合物分泌的主要机制包括: 通过影响钙离子、蛋白激酶C 和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等依赖的级联反应, 增强肝细胞的分泌能力] ; U DCA通过胆小管膜上的转运蛋白的表达合成, 或通过磷酸化直接激活转运蛋白, 提高肝细胞的分泌胆汁功能 ; 另外, UDCA 还能抑制胆汁酸在肠道重吸收, 降低肝内及血液中毒性胆汁酸的浓度。
抑制细胞凋亡:内源性疏水性胆汁酸, 如甘氨鹅脱氧和甘氨脱氧胆酸, 在肝细胞淤积, 活化Fas 受体, 继而激活半胱天冬酶-8( caspase-8) 和促调亡蛋白Bid, 使Bax 蛋白移位至线粒体, 导致线粒体酶通透性改变( MMPT) , 释放细胞色素C, 进一步引起肝细胞凋亡, 这可引起肝细胞炎症性改变及肝纤维化。研究发现, UDCA 可明显抑制细胞凋亡, 其主要机制为阻止凋亡蛋白Bax 的移位; 减轻线粒体肿胀; 以及抑制细胞色素C 的释放。另外, U DCA 还可激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( EGFR) 和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( MAPK) 而诱导生存信号, 从而抑制凋亡。
细胞保护, 减少疏水性胆汁酸毒性:在胆汁淤积性肝病中, 疏水性胆汁酸如鹅去氧胆酸、去氧胆酸、石胆酸在肝内积聚, 作用在肝细胞膜上, 使其极性增加, 干扰膜的脂质组成, 使膜的通透性增加, 诱导肝细胞破坏。UDCA 作为亲水性胆汁酸, 通过与细胞膜非极性结构结合, 降低膜的极性, 稳定细胞膜 。UDCA 分子亦可直接竞争性取代细胞膜中的毒性胆汁酸。应用治疗剂量UDCA( 每日13~ 15 mg / kg ) 后, U DCA 可改变胆汁酸池中亲水性/ 疏水性胆汁酸比例, 成为血清和胆汁中主要胆汁酸, 减少毒性胆汁酸对肝细胞的毒性。

